1 |
卓杰;合目的性与鉴赏判断:康德美学思想的人类学倾向[J];西北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;2001年01期 |
2 |
胡满英;;论康德对机械论和目的论之关系的特殊态度及其历史意义[J];时代人物;2008年05期 |
3 |
秦桂秀;;“自然辩证法概论”课合目的性教学初探[J];教育评论;2011年02期 |
4 |
刘曙光;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四种诠释[J];江汉论坛;2000年07期 |
5 |
范民;论价值的合目的性及其意义[J];社科纵横;2001年01期 |
6 |
沈步珍;合理性视域中的实践合理性:何以必要与何以实现[J];江西行政学院学报;2005年03期 |
7 |
周发财;李小平;;自然法中的目的论[J];理论界;2007年08期 |
8 |
张玲玲;汪延顺;;以人为本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之解析[J];法制与社会;2009年01期 |
9 |
刘曙光;社会历史过程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是唯心主义观点[J];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;2000年03期 |
10 |
周家荣;;合理性与合目的性: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始点[J];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;2008年02期 |
11 |
王卫东;;差异与外化:社会发展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诠释[J];实事求是;2011年04期 |
12 |
刘伟民;“以人为本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[J];黑龙江社会科学;2005年01期 |
13 |
杨道圣;论“美是道德的象征”——康德哲学中审美与道德关系的初步研究[J];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;2000年01期 |
14 |
李婉莉;;论判断力的合目的性原则[J];绵阳师范学院学报;2005年06期 |
15 |
高靖生;;判断力与科学知识的增长[J];邵阳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;2007年02期 |
16 |
朱德生;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[J];南京政治学院学报;1998年06期 |
17 |
方同义;论实践合理性的系统结构[J];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;1999年03期 |
18 |
殷小勇;;审美判断与合目的性之关系——论牟宗三关于康德美学思想之商榷[J];同济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;2008年04期 |
19 |
张典;;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基本问题[J];常熟理工学院学报;2009年07期 |
20 |
刘曙光;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主体[J];吉首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;2000年01期 |